体育新闻的语言表达

adminadmin 02-14 81 阅读

  第一节 的语言表达

  一、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写作,顾名思义是为新闻传播而进行的写作,而不是其他意义上的写作。不同类别的写作有不同的要求。如写作、文学写作,需要根据公文写作和文学写作的要求进行写作;而新闻写作则要根据新闻传播的要求来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写作首先就要符合新闻传播的规律和要求。

  新闻写作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新闻写作要符合媒体传播的整体指导思想,这是对新闻写作的要求;二是新闻写作在操作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也就是微观要求。

  1.宏观要求

  新闻传播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任何传播活动总是要体现出一定的集团的思想和利益。不同阶级或不同社会阶层由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和的不同,因此,在进行传播活动过程中,无不从本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出发,对新闻传播活动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传播活动能够符合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思想和利益。

  我国的新闻传播活动也是如此,是以国家法律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为根本的传播活动。因此,对新闻传播的要求也必须充分体现出这一宗旨。

  (1)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通过传播新闻事实以达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引导社会舆论。这就要求在传播新闻过程中必须坚持和法律,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坚持统一的思想,坚持正确的,这样才可以保证新闻传播活动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对于一般的新闻事实的传播或者说对于不涉及到性的新闻事件,媒体的传播一般不会出现太多的分歧。比方说报道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报道自然界的天灾人祸以及对竞技体育新闻的报道等等方面,尽管各个媒体之间报道的侧面和详细程度不同,但观点和意见基本都是一致的。而对于一些政治性事件,涉及到国家或集团利益方面的事情,的面目则大相径庭,同一个事实会出现多个版本的说法。这并不奇怪,因为不同的媒体所代表的利益不同,对事件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判断标准不同,因此,报道的内容也就不同。

  海湾战争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在这场战争面前,不仅舆论一致,而且行动一致。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毁灭性的战争。美国及西方的媒体对这场战争的报道其立场和观点也完全一致。而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则对这场战争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说明由于指导思想和立场观点的不同,新闻报道的内容就会完全不同。

  如此,国内新闻也是这样。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其和价值观同样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报道就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使人们分清是非、明确方向。

  (2)客观报道新闻事实

  任何新闻事实的产生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新闻报道要坚持报道的客观性。客观性是新闻的属性,没有客观性,新闻报道就没有生命力,就失去了新闻报道的意义。

  我们前面刚刚谈到坚持正确的报道思想,由于报道思想和立场观点的不同,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会产生分歧。这一点和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并不矛盾。尽管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会产生某些立场和观点的分歧,但坚持客观报道的原则是不可以改变的。新闻传播对受众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来自于正确的报道思想和客观的事实报道。同时,受众接受新闻传播的影响也是一个能动的心理过程,而不是一种的被动过程。人们对于报道的事实自然会有一个自我的价值判断。坚持正确的报道思想,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就能够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同,就能够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影响作用;反之,新闻报道就没有生命力,就会失去受众的信任,也就谈不上舆论引导的作用。

  2.微观要求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报道思想,客观报道新闻事实,而这种报道思想的真正体现是通过对每一个具体的事实的报道来实现的。因此,在具体的新闻写作中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新

  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里的“新”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二是指新近或正在发现的事实。只有这两种事实才可能构成新闻事实。但是,对何种事实能够构成新闻事实的判断不是在写作过程中完成的,而是在采访过程中就已经确定了。为什么采访此事实而放弃彼事实,这是由事实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就是说,在采访过程中就已经突出并强调了新闻的“新”字,不是新近或正在发生或发现的事实就不可能进入被采访过程。

  那么,在采访过程中就已经确定了事实的“新”字,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是否还有必要强调它呢?回答是肯定的。这是因为新闻写作过程是对新闻采访内容的提炼和整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一个重新认识采访内容的问题。同样的新闻事实,通过什么样的报道形式来报道,从哪个角度切入更有新意,更能反映新闻事实的本质,这些都是在写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新闻写作不仅要求事实是新的,在表现手法上也要求具有新意,这样写出的新闻报道才会更具有新闻价值。

  (2)实

  就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生命。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因此,在新闻写作中要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这样才能使新闻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因为任何事实,无论大小,都蕴含着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和特点,用事实说话就是用事实本身的道理去说服人、影响人、引导人。在我们的新闻实践工作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大话、套话满篇,空泛的议论、抽象的概念处处可见,惟独少有事实。例如“在厂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工厂的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增加了产量……”等等,这种新闻报道的案例实在是不胜枚举。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客观事实,仅凭一种想像力在进行写作。这与新闻写作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胡同志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中指出:“我们往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要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总是各具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也就会接受叙述中的观点”。这段话告诉我们通过新闻事实传达意见和观点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无形的表达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受众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闻报道的影响。

  (3)快

  即新闻的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与核心,是新闻的价值所在。西方新闻学一般认为,决定新闻价值的首要因素是新闻的时效性。因此,新闻记者的时效性观念非常强烈。例如,美国总统在遇刺事件发生后仅仅一分钟,合众国际社记者就发出了“总统遭枪击”的快讯。

  新闻的时效性表现在采访过程中要做到迅速、快捷,为什么广播、电视要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化地新闻的时效性。在新闻写作中也同样如此。如果在新闻写作环节上不能做到迅速、快捷的话,也就无法保证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新闻写作要快,新闻记者首先就要树立一种强烈的新闻时效观念,要有雷厉风行的,什么事情都“慢三拍”恐怕是不行的。其次,作为记者要有良好的写作基础,具备一定水平的下笔成文的能力。此外,媒体机构还必须有顺畅的内部工作机制,这样才能最终保证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4)短

  即新闻的内容要简明扼要,篇幅要短小精悍。这是由新闻传播的特点决定的。新闻媒体的空间容量和时间容量是有限的,在规定的空间和时间内,不可能无限地容纳新闻传播的内容,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新闻的内容要简明扼要,以求最大限度地增加信息量。从主观上说,一般情况下受众接受新闻及各种信息是在工作之余或茶前饭后的时间里,因此,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阅读长篇大论。新闻不是工作报告,新闻不是文学作品,新闻就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知道了、明白了就可以了。

  要使新闻写作简短,必须要有良好的新闻意识。短并不等于言之无物,而是要突出新闻事实的重点。在文字上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说明问题,而不是东拉西扯、空泛的议论。

  1946年9月,胡乔木同志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短些,再短些》的评论,强调了新闻要“短”的要求,并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新闻要五分之四是500字左右的;第二,通讯和复刊稿件五分之四是1000字左右的;第三,研究性的等等五分之四是2000字左右的。”

  短新闻是新闻传播的需要,因为报纸的版面和广播电视的播出时间总有限的,太长的新闻势必会影响总信息量的传播。同时,短新闻体现出媒体传播的一种文风。

  (5)深

  就是深度报道。人们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和渴求程度是根据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接近性来确定的。对于某些重大的或重要的新闻事件,人们总是希望了解得更深、更透彻一些,这就需要新闻报道要有一定的深度。

  深度报道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不只是在于发生了什么,而是希望更多地了解为什么。因此,许多西方新闻媒体开始系统地扩大新闻报道的范围和深度,力求比较全面地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释义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深度报道是新闻传播的一个侧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新闻信息量的增加,因此,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量的要求,而是越来越重视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新闻报道要有一定的深度才行。

  深度报道在写作方式上有更高的要求,不只是简单地要求把新闻的“六要素”罗列清楚就可以了。对于一些复杂的新闻事实、人们不容易一目了然的问题,新闻报道应该给予分析和解释。

  (6)活

  即生动活泼。新闻写作在某些表现手法上同文学写作的要求是一致的,即文字表达要生动感人、轻松活泼。这种要求的出发点是基于受众的接受心理来考虑的,人们在阅读或倾听过程中,生动优文字和悦耳动听的声音,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要求。因此,在新闻传播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受众的这种接受心理。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通过对事实的传播影响受众,而受众对新闻的接受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这种影响的效果。也许有人认为新闻传播就是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至于是否生动活泼则没有多大的意义。其实不然,对同一件新闻事实的报道,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产生的阅读和倾听效果是不同的。

  新闻写作的生动活泼主要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语言描述来体现的,包括叙述事件的细节,新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现场的景物和气氛,等等,使人们在阅读和倾听中如同身临其境,增加了新闻报道的感染力。

  二、新闻文体的语言特点

  任何一种文体的内容都是通过语言的表达实现的。不同文体的内容不同,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文学创作中有文学语言,中有外交语言,各类语言都有各自的特点,这是由职业的需要决定的。在个人交往过程中,语言表达也各有特点。对同一问题的表述,不同的人会说出不同的话,这是由个人的性格特征和语言习惯决定的。那么,新闻语言又有什么特点呢?

  1.新闻语言的规范性

  语言是新闻表达的工具,新闻信息只有借助于语言才能够进行传播。新闻语言要生动感人,要有现场感、立体感,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同时,仿佛置身于事件现场,要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言语要求,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要求。那么,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对语言有哪些要求呢?

  第一,准确。

  实事求是,真实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同志在1956年对新华社工作的指示中提出: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公正、全面”。这就是说,新闻报道要如实反映客观事实,不能凭主观想象臆造;要真实,而不能弄虚作假;要公正、公平,坚持真理,而不能有私心杂念和个人倾向性;要全面,而不能片面。毛泽东同志也一再强调要讲真话,讲老实话,不要讲假话。实践证明,新闻报道的生命和活力就在于“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地反映新闻事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把正确的报道思想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够达到这一目的。

  新闻报道如果违背了准确的原则,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我们记忆犹新的“”时代和“文革”时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三年超英、五年赶美、十年进入”等等。虽然此类报道是由当时的社会政治风气所致,但是浮夸的文风本身也是造成新闻报道失实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说要做到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报道思想,同时,还要准确地把握语言的运用。在表达思想、表达事实时运用语言一定要准确无误、恰如其分、清楚明白。

  第二,具体。

  就单一的新闻报道来说,它只能反映出某个客观事实或客观事实的某些方面,不可能概括所有的事实,所以,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文字表达要尽量具体化。

  具体化包括多方面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在新闻报道中要多再现、少概括。比如说对新闻现场背景的描写要简单、明了,抓住那些鲜明、生动的事实,寥寥几笔勾勒出新闻事件的场景以渲染气氛、加深印象、烘托主题。穆青同志在五届人大开幕时对一位记者采写的稿件进行修改时说,“这篇稿件只能打六十分,关键是你们没有用眼睛采访……你们写了里鲜花盛开,为什么不写上、一品红盛开?鲜花,读者可以想象各种鲜花,但也可以什么都想象不出。我们许多老同志、知识分子劳模受了十多年苦,现在久别重逢,头发白了。人老了,但他们的品格、气质,像水仙花那么洁白、芳香;他们忠于党、忠于革命的一颗颗赤子之心,就同一品红那样火红。只要仔细看看他们互相见面时的表情,说的那些话,叙述出来,非常感人……用眼睛采访,是对记者的起码要求,是记者的基本功。”[1]

  要具体,就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精选。一个新闻事件中可能包含有多个事例或者是多个侧面,新闻报道要具体并不是要求事无巨细地罗列出所有的事例,而是要抓住事件的主要方面、本质特征进行报道。相反,材料一大堆,主要事实反而被冲淡或湮没,造成主题不突出,观点和主张不鲜明。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写文章时说,“材料不要多,能说明问题就行”。这对新闻报道写作同样适用。

  新闻报道要具体,在方法上应注意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美国著名记者斯坦利·沃克曾说:“形容词太多是危险的,研究已发表的新闻佳作,它们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然而,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一些笼统的概念和词语,如“空前繁荣”、“无比激动”和“长期以来”、“大约”、“无数”、“总体上说”、“也许”等等。这些词语的运用往往给受众一种模棱两可的不确切的概念。这种概念一经出现,势必造成受众对新闻事实也会产生同样的印象,即破坏了新闻事实的可信程度。

  第三,简练。

  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新闻传播必须迅捷、及时。要做到这一点,新闻的篇幅就必须简短而精练。美国的林肯总统遇刺时,记者发稿只有11个字:“总统今晚在剧院遇刺重伤。”可谓是惜墨如金。

  要求新闻写作简练不仅是新闻传播的需要,同时也是为受众着想。作家叶圣陶先生在《端正文风》一文中说,“短,不仅是篇幅问题,也有一个问题。不管人家时间够不够,不管人家有没有时间看我的文章。这样,你的群众观点也少了一点。当你写的时候,应想想看的人,特别是现在,看报纸、看杂志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是非常繁忙的人。这些人没有工夫来看你的大块文章。你的文章非大块不可,大家也不怪你。但是,可以写成小块的却偏要写成大块,那你太自由了。这个自由,就是不顾人家,所以说有个群众观点的问题在里面。”

  美国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提出:新闻报道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用短句子。他在书中摘引了合众国际社关于新闻写作使用句子的一项要求:

  句子用词的平均长度

  最易读的句子   8个词以下

  易读       11个词

  较为易读     14个词

  标准句子     17个词

  较难读      21个词

  难读       25个词

  很难读      29个词以上

  新闻报道要短小精悍,并不等于简单草率。实际上,越是短小精悍的东西,越需要花一些工夫去提炼和雕琢。

  2.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体系。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的工具;当作用于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2]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由于不同人群的交流内容不同以及不同人群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因此,在使用语言时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特点也各自不同,逐渐形成了特定范围内的语言特点,如外交语言、语言、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等等。那么,新闻语言的特点又是怎样的呢?

  新闻传播是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新闻传播的内容是以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事实为内容的,因此,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语言应用首先要有大众化的特点,使受众对新闻的内容一读就懂,一听或一看就明白。新闻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比较注重认知工具的作用,具有非常具体化的特点。

  文学语言就不同。虽然文学创作的材料也是来源于生活,但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一种高于现实的抽象生活。文学的内容更多的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感受和想象,因此,它所使用的语言更具抽象化和概念化。文学语言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是面向特定的受众群体,并非所有的大众。

  但是,具体化的新闻语言和和浪漫化的文学语言相比,总是缺少一些感情色彩。新闻报道到底能不能使用文学的语言描写新闻事件,这在新闻界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问题的焦点在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上。新闻报道要求以客观事实说话,要求内容的真实性,并且我们在前面也提到过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其目的就在于力求新闻事实的客观性的“原汁原味”。那么,能否使用文学的语言表达手法进行新闻写作呢?回答是肯定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运用。

  其实,这个问题尽管争论已久,但是在新闻报道中已经是屡见不鲜。例如,瞿秋白的《俄乡纪程》、周恩来的《旅欧通讯》、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都是以优美的文学笔法写就的通讯报道。魏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等人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也是人物通讯报道的经典之作。在这些通讯报道中,作者以高昂的激情、流畅的文笔,成功地描述了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不仅没有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反而引人入胜,增加了可读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文学语言在新闻文体中的出现源自于报告文学的出现。17世纪末18世纪初,德国一批作家最早走出了书斋,以战地记者的名义将战争的真相和自己的感受用文学家的笔墨写成作品,也就是用文学的手段报道真人真事,从此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报告文学。我国在“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报告文学。1919年3月,李大钊撰写了《工人不如骡马》,文中反映了工人生活的悲惨境况和命运,是我国早期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1925年5月11日的《每周评论》刊载了反映“五四”运动实况的《一周北京公民的大活动》一文,也被认为是我国早期的报告文学之一。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报告文学在性质方面有与新闻共同的地方,这就是事实的真实。报告文学是用活生生的事实说话,用真人真事去揭示生活的本质。具体来说,报告文学中所写的人,必须确有其人;所写的事,必须确有其事。时间、地点也都必须准确无误。这和新闻写作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报告文学在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时候运用的是一种艺术手段,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张冠李戴”。但是,这并不影响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相反,由于文学语言的感染力,报道的内容将更生动。

  报告文学运用文学的语言对客观环境进行描写是一种“艺术”的真实,对于这种真实没有人会怀疑它。因为只有艺术的真实,才是本质的真实、整体的真实。

  运用文学语言的描写进行新闻报道不仅仅是表现在通讯写作中,在各类文体的新闻报道中都可以运用。例如短消息、新闻特写、深度报道、新闻调查、新闻评论,等等。只是这种写作要准确地把握一个度。描写的成分是为了营造一个突出主体的环境,两者不可以等同视之,更不能主次颠倒。否则,就失去了新闻报道的本来目的。

  3.新闻语言的叙事风格

  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没有事实新闻报道就是一句空话。这充分体现了事实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与作用。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也是新闻的内容,更是新闻传播的目的。从新闻传播的全过程来看,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事实,这在其他文体中是不多见的。

  首先,新闻报道的主体是事实。新闻与事实的关系问题是新闻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新闻学定义中明确规定了新闻与事实的关系。这就是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也就是说,事实决定了新闻的存在。

  其次,新闻报道的内容离不开事实。事实是一种具体的客观存在,但是这种客观存在不可能自行传播出去,它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转换即通过语言的表达进行传播。而这种媒介转换虽然是借助于语言进行的,但同样离不开以事实为依据。只不过是将具体的事实变成抽象、概念的事实。

  再次,从具体的新闻“六要素”来看,每一要素所指的都是具体的事实。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以及如何都是以一定的客观存在为参照的,没有任何的抽象意义。

  因此,我们说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是以事实为基础、以事实为内容的叙事风格。我国老新闻工作者吴冷西同志曾经说:“新闻应该按新闻的规律办事——让事实说话。”“新闻所以有力量是靠事实说话,用事实宣传观点、思想、政策。这是因为,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新闻要提供大量的事实,让受众从中得出概念、结论、判断。”[3]

  新闻报道的叙事风格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新闻文体的风格;另一方面是指作者的语言风格。

  新闻文体的风格在于叙事,这与其他文体有着明显的区别,一般文体写作中虽然也离不开事实,但是对于事实的要求并不像新闻报道那样严格。文学中的事实可以虚构,其语言风格可以在想象中虚拟和夸张。而新闻报道则不可以这样做。一些公文写作中是以条例、条文等概念表达中心思想和主题,这与新闻报道的要求更是相去甚远。因此我们说新闻报道是一种以叙事为风格的文体。

  新闻文体的叙事风格不只是体现在文体本身,记者的语言表达风格也蕴含其中。记者的思想观点、文化水平、道德修养、个性特点无不影响新闻写作质量。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新闻事实,如果出自不同记者的手,写出来的新闻报道就大不一样,这完全是由记者的写作水平和写作风格决定的。

  “瞿秋白的访苏通讯,以热情奔放、文笔优美、褒贬得体、挥洒自如著称。周恩来的《旅欧通讯》以据实直书、见解精辟、文字简朴严密而为特色。范长江的西北通讯,则是以现场感强、背景深厚、知识丰富、文笔优美而赢得广大读者,轰动一时。邹韬奋的欧美通讯,评议亲近、对比鲜明,自有另一种魅力。刘白羽的战地通讯,气势磅薄。华山的战地通讯,材料扎实。魏巍的战地通讯,感情深沉热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穆青的人物通讯,时代感强,主题深刻,事实典型,描写细腻,开拓了通讯写作的新局面。这一切,不是充分说明了通讯写作是有明显的不同风格和流派吗?”[4]

  三、体育新闻的语言特点

  一个美国记者曾说过这样的话:“每个年轻记者都应该既到广播电台任职,也在体育新闻编辑部任职。在广播电台任职,记者可学会怎样很快地抓住一件事的核心,然后写出供人们用耳朵听的报道。……而体育新闻的写作之所以有益于年轻记者,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充分表达的余地”。[5]这里所说的“充分表达”,实际上就是指语言的运用。

  体育新闻和其他类别的新闻相比具有一个无可争议的特点就是事实的准确无误。就一场比赛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去观察,它的比赛程序、比赛规则、比赛过程、比赛结果都是确定的事实。至于人们对这一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如何,是否准确,并不影响事实本身的真实性。因此对体育新闻事实的报道就具有“充分表达的余地”,每个记者对比赛过程的认识水平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对内容的表述也可能不同,但结果总是一致的。

  体育新闻无论从哪个角度写作,无论以什么样的体裁进行报道,都有其共同的特点。我们把这些特点归纳为:

  1.语言表达的术语化

  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到各行各业。一般来说,对于人们不太熟悉或接触较少的内容,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就要注意尽可能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应当尽量使用通俗化的大众语,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容易被接受。例如以下两则有关气象专业的消息报道:

  中新社报道:沈阳某县气象站,不仅能准确作出短期、中期、长期的气象预报,而且能作出超长期的气象预报。

  这里的短期、中期、长期就属于气象部门的专业用语,搞气象工作的人都知道短期是指多长时间,而一般人则很难知道短期、中期是指多长时间。法新社对这一消息是这样报道的: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法新社电:世界上大多数气象站能作出一天、两天乃至一星期的天气预报,中国的一个县气象站能作出更长时间的气象预报。[6]

  在这里,记者用一天、两天、一星期等具体的时间概念代替了气象专业使用的短期、中期、长期等时间概念,使人一听就明白,不会产生疑惑。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可以说明,在一些新闻报道中使用具体、通俗的生活语言表达有关专业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就不同。体育新闻也是一类专业性很强的新闻报道,我们并不否认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对于一些比较生僻的专业用语也要进行通俗的“翻译”,而在一般情况下则是没有必要的。

  体育新闻报道充满了专业术语,如田径项目的竞赛项目中就有起跑、途中跑、冲刺或冲线、步频、步幅等等;田赛项目中也有助跑、起跳、俯卧式、背越式、投掷等等;球类比赛中有持球、运球、击球、投篮、三分球、跑位、拦网、后排进攻等等;体操项目中的平衡、倒立、特卡切夫腾越、李宁大回环等等;乒乓球项目中的上旋球、下旋球、擦网、抛球、发球、直拍进攻等等。可以这样说,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有各自的专业术语,而且正是这些专业术语才构成了该项目的全部内容。

  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必须使用专业术语,而且必须准确地使用,如果我们也把体育专业术语通俗化那才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假如把起跑说成开始跑、把持球说成拿着球、把投掷说成扔,从道理上说也没有错,但实际上却是一件弄巧成拙的事情。因为绝大多数人对一般的体育知识还是了解的。

  当然,我们说语言表达术语化并不等于千篇一律,对于一些比较生僻的专业术语还是应该区别对待,尽量给受众解释清楚。体育新闻报道中还有一种情况应当注意,对于一些音译词汇和体育比赛中产生的一些所谓的典故概念,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即使使用也应该解释清楚,否则会使一些受众疑惑不解,这不符合新闻传播的原则。例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媒体这样说,什么“德比大战”,对于一些经常看球的球迷或熟悉英语的朋友来说,知道它表示同一城市的两支球队同场比赛;而对于一些不经常看球的人来说,则不一定懂得它是什么意思,所以这样的术语还是不用或少用为好,或者是在使用过程中解释清楚。

  2.语言的动感特征

  在学习新闻写作的时候,我们常常被提醒要注意更多地使用动词,尽量少用形容词。这是因为动词的运用能够更贴切地体现新闻事实本身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体现新闻的真实性。而形容词如果使用得不准确容易产生夸大或缩小新闻事件的原貌,同样会给人造成不真实的感觉。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这样的忌讳似乎显得没有多大必要,因为体育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动感的事件。

  体育事件的动感特征在比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只要截取比赛过程中的某一精彩场面清清楚楚地描述出来,就能给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请看美联社的一则消息:

  在洁白晶莹的冰面上,一对服饰鲜艳的男女在绚丽变幻的灯光下,伴随着优美动人的乐曲翩翩起舞。他们时而款款曼舞,大有飘飘欲仙之感;时而风驰电掣,颇有叱咤风云之势,闪闪发光的冰刀在冰面上画出一幅美妙的图景。冰上舞蹈使滑冰技巧与音乐、舞蹈浑然成为一体,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萨拉热窝冬奥会上5万多张冰上舞蹈比赛入场券最先被抢购一空,其原委就在于此。[7]

  在这则消息中,如果记者只是报道5万多张门票被抢购一空是因为人们如何喜欢花样滑冰,就会显得平淡无味,而记者描述了一段花样滑冰的比赛场景以及给人们的感受,最后点题报道了消息的主题内容,使人们看了消息以后不仅领略了一番花样滑冰的魅力,也了解了门票销售一空的事实。

  体育新闻报道的动感特征在所有体育事件的报道中随处可见,这是由体育事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希望在了解新闻事实的同时,也领略一种优美的语言表达。这种优美的语言表达不仅为新闻报道增添了背景色彩,也使新闻事实本身产生了动感,增加了新闻报道的感染力。

  3.语言的形象特征

  体育运动是运动员通过一系列技战术动作来表现和完成的,在新闻报道中如实体现比赛的过程,新闻报道就必然充满了动感特征。那么,这种动感特征的表现则需要借助于语言的描述、刻画体现出来,而这种语言的描述和刻画又使新闻报道更具形象性和立体感,使人们能够通过文字的表达看到一幅生动的画面。

  请看下面一篇报道: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夏浩然 樊云芳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多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有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秒7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像轻盈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从裁判手里得到了9.5分。

  这位年方16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她的娇小苗条的女伴、17岁的周继红,以接近的分数赢得了银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光明日报》1982年11月25日)

  这篇报道生动形象,用浓重的笔墨刻画了跳水姑娘在比赛中完整的一跳。实际上,从跳水运动员站在跳台上准备起跳,一直到完成动作入水,仅仅只有几秒钟的时间。而记者却用了几百字的篇幅描写这几秒钟,把瞬间的场景用文字定格,让读者慢慢品味这精彩的场面。同时运用形象的语言把运动员的肢体动作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使人们在想象中领略这一形象的场面,领略跳水过程中运动员的人体美和动作美。记者在报道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细节,使这一跳水场面像回放的慢动作浮现在读者眼前,给人一种美感的愉悦。

  实际上,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叙述和描写运动技术动作,展现精彩的比赛场面,必须运用形象的语言才能够达到重塑精彩比赛场面的目的,尤其是在消息和特写报道中。如果没有生动的形象语言,报道就会平淡、乏味,没有生气。如果在这篇报道中把记者描写的修饰成分去掉,尽管比赛的过程叙述也还算完整,但是整个报道就会失去激情、失去现场的那种热烈气氛,对读者来说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感染力。

体育新闻的语言表达

体育新闻的语言表达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admin本文链接:https://youshishanglv.com/post/28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